導語:2025年上半年,中國游戲行業市場規模達1680億元,同比增長14.08%,創下歷史同期新高。跑出了“黑馬”,也出現了“掉隊者”!
2025年8月下旬起,中國游戲上市公司陸續披露2025年半年報。在行業政策放寬、用戶增長放緩、技術迭代加速的背景下,各大游戲上市公司業績呈現顯著分化——既有依托爆款或多元化布局實現增長的“黑馬”,也有受困于單一IP依賴或轉型陣痛的“掉隊者”。速途網結合已發布的財報數據及行業動態,梳理了頭部企業的業務能力與未來發展趨勢,看看游戲行業在2025年上半年到底表現如何?又有哪些財報數據背后的經驗值得我們參考借鑒?

作者┃王佩
編輯┃李楠??
整體概覽:近半數營收下滑,利潤分化明顯
據速途網不完全統計,已發布半年報的44家游戲上市公司中(含A股、港股及美股中概股),營收同比增長的占23家,21家出現營收下滑;凈利潤增速也是差異顯著,其中16家出現凈利潤大幅下滑,7家游戲上市公司實現扭虧為盈,游戲行業上半年整體業績向好。

圖:2025上半年游戲上市公司財報
從營收規模來看,騰訊、網易依然以絕對優勢領跑游戲行業,并且同比實現雙位數的增長速度。A股游戲上市公司中,世紀華通、三七互娛、完美世界分別以營收172億元、84.86億元和36.91億元位居前三。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去年上半年營收分列5-10名的中旭未來、愷英網絡、神州泰岳、金山軟件、網龍,除了神州泰岳及愷英網絡座次不變,嗶哩嗶哩、心動公司、吉比特“憑借新游驅動業績增長”,在2025年上半年游戲上市公司中分列6/7/10位,股價也迎來大漲。
其中,神州泰岳、IGG、網龍、寶通科技、姚記科技、中手游、禪游科技、智明星通、湯姆貓、掌趣科技、指尖悅動、電魂網絡、迅游科技等14家,則出現營收、利潤雙降。
從其披露財報信息速途網發現,部分游戲上市公司通過降本增效、新游爆發或高毛利產品實現利潤大幅提升,而另一些則因買量成本、老游戲流水下滑或者是新游上線后不及預期陷入增收不增利甚至大虧。
頭部企業分析:業務能力與戰略差異
騰訊:AI技術重點投入、 新品突破+長線深耕
騰訊2025年上半年游戲營收用“1187億元,同比增長21.91%”的數據交出了答卷,其中國內市場收入833億元,海外市場收入354億元。
據騰訊財報數據顯示,這一增長得益于新舊產品的協同發力。在本土市場,2024年第三季度推出的多平臺第一人稱射擊游戲《三角洲行動》表現搶眼,今年7月日均活躍用戶突破2000萬,居行業日活前五,流水前三,成為拉動本土收入增長的重要引擎。而長線運營的《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經典產品持續貢獻穩定收入,形成“新品突破+長線深耕”的產品矩陣。

國際市場方面,Supercell旗下《部落沖突:皇室戰爭》以及《PUBG MOBILE》的持續熱銷,推動國際收入同比大增35%。此外,騰訊還儲備了《暗區突圍:無限》、《無畏契約》手游以及《流放之路:降臨》等重磅新作,預計將進一步打開全球市場空間。
在技術層面,騰訊“平臺型游戲”戰略的落地離不開AI技術的深度賦能。技術底座升級后,小游戲平臺兼容更多引擎,圖像渲染效果提升的同時加載時長顯著降低,2025年第二季度小游戲總流水同比增長20%。AI在內容生產環節的應用(如自動生成關卡、個性化劇情)和用戶體驗優化(如智能匹配、動態難度調整),不僅提高了研發效率,也增強了玩家粘性,為其構建游戲生態平臺奠定了技術基礎。
網易:經典IP長線運營,端游煥發新活力
網易上半年游戲收入約468億元,同比增長12.8%。其中,游戲及相關增值服務收入占比超82%,海外收入同比增長18%(占比約25%)。 ?
網易游戲的優勢在于“自研驅動+長線運營”,作為網易游戲的“壓艙石”,《夢幻西游》端游在2025年再創佳績,同時在線人數突破歷史新高,展現出經典IP強大的生命力。這款運營二十多年的產品依然能夠維持高熱度,得益于網易對用戶體驗的持續打磨和內容更新,通過不斷迭代玩法、優化畫面,讓老IP持續吸引新老玩家,成為支撐網易游戲收入的穩定來源。

在新品布局上,網易的跨端戰略成效顯著。2025年1月推出的武俠主題游戲《燕云十六聲》支持PC和移動端跨平臺數據同步,二季度貢獻顯著收入,移動端單月流水峰值達2.55億元,全平臺預估首月流水7-10億元,長期穩居網易游戲收入第二名,活躍用戶超4000萬,預計2025年將產生40億元人民幣收入。其跨端數據互通設計進一步打破了設備壁壘,為玩家提供了無縫的游戲體驗,有望成為網易下一個現象級產品。
網易15.6%的研發投入占比,不僅用于新技術的探索(如?自研引擎與跨端數據同步技術),還通過AI技術賦能游戲開發與運營,如伏羲AI語音技術已在《燕云十六聲》應用,NPC可以動態喊出玩家角色名;AI劇組模式支持玩家一鍵生成劇情、動作,提升用戶UGC內容生成創作自由度?等。
值得注意的是,網易游戲收入結構正在發生積極變化。隨著《燕云十六聲》等跨端產品的發力,PC端收入占比顯著提升,打破了此前移動端獨大的格局。這種結構性優化不僅降低了單一平臺依賴風險,也為網易在全球游戲市場的競爭中開辟了更廣闊的空間。
世紀華通:上半年營收利潤大爆發 加碼AI技術
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72.07億元,同比增長85.5%,凈利潤26.56億元,同比增幅達129.33%。其中境內營收74.73億元,同比增長113.67%、境外營收89.57億元,同比增長了78.62%。

其中境外市場表現突出,《Whiteout Survival》(《無盡冬日》)長期占據中國出海手游收入榜首;新作《Kingshot》(《奔奔王國》)霸榜全球多地iOS免費榜,形成“雙強驅動”格局。
作為目前A股的“龍頭”,在今年世紀華通提出“全員AI”戰略,通過盛趣創意小游戲大賽孵化多款AI原生產品,并推動游戲與AI技術深度結合;在算力方面,深度參與的騰訊長三角人工智能先進計算中心項目(上海數據中心),已累計交付上萬個機柜并逐步運營,實現了上半年收入與利潤快速增長。
?
世紀華通通過“游戲+AI+全球化”的組合拳,形成多維度競爭優勢,并在財務數據和市場表現上持續驗證其行業地位。
三七互娛:出海與小游戲雙輪驅動
三七互娛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4.86億元,凈利潤為14億元,同比增長10.72%。
作為傳統“買量+SLG”模式的代表,三七互娛曾依靠精準廣告投放和微信小游戲類、SLG(策略類)游戲實現高增長。但2025年上半年,受買量成本上升(行業平均CPM同比漲25%)和老游戲流水下滑影響,業績承壓。不過,其海外業務表現亮眼——《Puzzles & Survival》(末日生存SLG)全球玩家總數已突破1500萬,海外營收表現持續攀升,累計流水超過百億元; 新品《時光大爆炸》、《英雄沒有閃》在微信小游戲暢銷榜,表現強勢。

從其財報信息披露速途網發現,三七互娛今年的新游《時光大爆炸》、《英雄沒有閃》表現優異,《尋道大千》、《時光雜貨店》、《斗羅大陸:魂師對決》等產品仍保持旺盛的產品生命力和潛力。2025年下半年,公司將開拓更加多元化、輕度化的產品類型。
值得注意的是,三七互娛今年上半年將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上升至戰略層面,自主研發了游戲領域行業大模型“小七”,形成游戲研運全鏈路AI賦能體系,全面提升公司游戲研運工業化水平。
三七互娛能否通過“出海+小游戲+ AI技術賦能”的多元化路徑實現新的增長,還需要市場的驗證。
完美世界:聚焦核心產品實現扭虧
從2024年凈虧損12.88億元到2025年中報盈利5.03億元,完美世界完成了業績大逆轉。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收達36.91億元,同比增長33.74%;凈利潤更是實現384.52%的激增,展現出強勁的復蘇態勢,這種反轉主要得益于公司聚焦核心業務、優化資源配置的決策。
端游《誅仙世界》成為本次業績增長的“頭號功臣”。這款2024年12月上線的產品,上線30天流水即突破4億元,持續為游戲業務貢獻增量,推動2025年一季度游戲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0.4%至14.18億元。與此同時,電競業務憑借《DOTA2》《CS》中國大陸獨家運營權,實現流水同比增長,為公司提供了穩定的現金流支撐。影視業務也表現亮眼,上半年營收6億元,同比激增1616%,形成“游戲+影視”雙輪驅動的格局。

為扭轉此前的虧損局面,完美世界采取了一系列“刮骨療毒”式的調整。2024年,公司果斷關停《完美新世界》《靈籠》等低效項目,并出售乘風工作室獲得3450萬美元資金回流。這些舉措直接推動2025年一季度管理費用同比下降43.6%,顯著優化了成本結構。通過“項目聚焦、人員優化”的策略,公司將資源集中到核心賽道。
在業績回暖的同時,完美世界上半年研發投入占比高達25.53%,為后續產品儲備提供了有力支撐。備受期待的新游《異環》自2024年7月曝光以來獲得了大量關注,有望成為下一個爆款。此外,《誅仙2》《女神異聞錄:夜幕魅影》等新品已陸續上線并登頂多國榜單。
從“止血”到“造血”,完美世界通過聚焦核心、優化結構、加碼研發的組合拳,成功實現業績反轉。隨著后續產品梯隊的逐步釋放,這家老牌游戲廠商有望在行業競爭中重新找回增長動能。
第二梯隊游戲廠商:分化嚴重,部分企業掉隊
B站游戲業務上半年營業收入達到33.4億元,同比增長了68.0%。主要歸功于《三國:謀定天下》新賽季的出色表現,以及常青游戲《命運·冠位指定》及《碧藍航線》持續貢獻。B站的優勢在于“社區+游戲”生態,但需解決“游戲與UP主內容聯動的轉化效率”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心動公司去年上半年收入在游戲上市公司排名第15位,今年憑借自研游戲《仙境傳說M:初心服》、《心動小鎮》及《火炬之光:無限》的收入增加所驅動,上升排名至第7位。

心動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總收入達到30.82億元,同比增長38.8%。歸母凈利潤7.5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68%。用CEO黃一孟在致股東信中話說就是,心動正“處在自公司上市以來最好的狀態,擁有穩定現金流、令人期待的游戲產品以及長線運營的TapTap平臺”,在“熬”過前幾年新老產品青黃不接的低谷期后,自研業務的崛起,總算讓心動“守得云開見月明”,打贏了自己的翻身仗。
愷英網絡2025上半年營收25.78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其上半年來自移動游戲及網頁游戲業務營收出現同比雙降,分別為-10.14%、-38.41%。而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初,愷英網絡將有多款新品集中性發布,其成敗也將決定愷英網絡后續的業績走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上半年財報出現營收與利潤雙降的游戲上市公司,神州泰岳主要貢獻核心收入的旗下子公司殼木游戲《Age of Origins(旭日之城)》與《War and Order(戰火與秩序)》增長下降,及新游的陸續上線還在投入期,出現了營收與利潤雙降。
IGG則主要是因為運營9年多的《王國紀元》同比減少14.2%,新游營收不足以抵消老產品減少的收入;網龍因旗艦長青IP魔域、征服IP、英魂之刃IP等收入整體處于波動下行趨勢;姚記科技則因為轉型數字營銷不及預期;智明星通營收利潤持續下降也與其長期依賴老產品《列王的紛爭》有關。
中手游 2025 年上半年凈虧損達6.39 億元,利潤同比大跌181%,核心原因則是自研旗艦產品《仙劍世界》虧損導致業績崩塌。

這些案例共同指向一個結論:在玩家審美與需求持續升級的當下,“粗放式研發”已難以為繼。行業競爭正從“增量爭奪”轉向“存量博弈”,頭部效應與國際競爭雙重擠壓中小廠商空間。國內市場中,射擊類游戲占比持續提升,反映出細分賽道內卷加??;而海外市場雖為增長引擎(2024 年中國自研游戲海外收入同比增長 13.39%),但頭部企業壟斷明顯,中小廠商需依賴差異化玩法或 IP 合作才能突圍。
上半年業績核心增長引擎:出海市場突破
在這份游戲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報中,中國游戲出海市場交出的成績單最為亮眼:自主研發移動游戲海外收入達95.01億美元,同比增長11.07%,在全球游戲市場中展現出強勁的增長韌性。
其中騰訊國際游戲業務在2025年Q2實現收入18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5%,占總游戲收入的比例已提升至32%。新游《沙丘:覺醒》成為重要增長引擎,憑借IP影響力與創新玩法貢獻顯著增量,而Supercell游戲、《PUBG MOBILE》等成熟產品則持續穩定輸出。

世紀華通旗下點點互動的《無盡冬日》(Whiteout Survival)則展現了成熟產品的長線生命力:全球下載量突破9000萬次,長期位列出海收入榜榜首,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超40%,成為SLG品類在海外市場的標桿之作。
神州泰岳旗下殼木游戲的《Age of Origins》和《War and Order》更是創下出?!俺G唷奔o錄。
從市場布局來看,中國游戲出海的“核心三角”格局持續穩固?!?025年1—6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美國、日本、韓國三大市場合計貢獻55.63%的收入份額,其中美國以31.96%的占比位居第一,日本(16.20%)和韓國(7.47%)緊隨其后。這一數據既反映了成熟市場的消費潛力,也體現了中國游戲在本地化運營、文化融合上的深厚積累——無論是針對歐美市場的IP改編策略,還是面向日韓玩家的二次元審美適配,均實現了精準突破。
與此同時,出海版圖正加速向多元化拓展。德、英、法三國市場合計占比達8.78%,東南亞、拉美等新興市場亦保持高速增長,形成“核心市場穩底盤、新興市場拓增量”的全球化格局。
從品類來看,策略類(SLG)仍占據主導地位,收入占比達43.33%,角色扮演類(10.02%)和射擊類(8.85%)緊隨其后。這種“以SLG為錨,多品類協同”的產品矩陣,與全球化的市場布局形成共振,共同構筑了中國游戲出海的核心競爭力。隨著AI技術在本地化、玩法創新上的深度應用,未來中國游戲出海有望在更多細分市場實現突破。
版號穩定發放消除供給端擔憂 多地密集出臺扶持政策
2025年游戲行業的政策春風正持續吹拂,從版號供給端的持續寬松到地方產業激勵政策的密集落地,政策紅利正為行業創新與全球化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版號審批的穩定與高效成為行業復蘇的核心信號。2024年國家新聞出版署共批準1416個游戲版號,同比增長32%,創下近年來新高,且首次明確將”傳統文化融合”與”出海文化輸出”列為重點鼓勵方向。這一趨勢在2025年得到延續,1-5月累計發放版號達589個(其中國產522個、進口67個),單月發放量持續突破歷史紀錄——5月合計發放144款(國產130款+進口14款),繼3月之后再度刷新近兩年單月峰值。
更具標志性的是,自2024年四季度起,國產與進口版號已實現連續四個月同步發放,2025年1月136款獲批游戲中就包含13款進口產品,這種”雙軌并行”的審批機制徹底消除了行業對供給端的擔憂。版號資源的充沛不僅緩解了企業的產品儲備壓力,更推動頭部公司集中度提升。
2025年上半年,多地密集出臺”游戲出海專項基金”,稅收優惠政策覆蓋研發投入、海外發行、服務器部署等全鏈條環節,直接降低企業全球化運營成本。以上海、廣州為代表的電競產業集聚區,更從資金扶持、場館建設、賽事落地等方面推動”電競+文旅”融合,形成產業集群效應。
結語
2025年上半年游戲行業核心數據
? 行業總營收:1680億元
? 同比增速:14.08%
? 增長引擎:出海市場擴張、AI技術深度賦能
? 頭部格局:騰訊、網易憑借產品實力與戰略布局持續領跑
在這份成績單背后,中國游戲行業正經歷深刻的結構性變革。以騰訊、網易為代表的頭部企業,通過強化產品管線、深化海外布局及整合AI技術,不僅鞏固了市場地位,更引領行業進入以創新、全球化和技術融合為核心的轉型階段。這種“領跑效應”不僅體現在營收數字上,更在于其為行業探索出“技術+內容+全球化”的可持續增長路徑。

在速途網看來,政策環境優化與技術革新的雙重利好將持續釋放行業潛力。隨著AI在游戲開發、用戶體驗等環節的應用深化,以及全球化進程的加速,行業整體有望突破增長瓶頸。不過,企業仍需警惕監管動態、地緣政治風險及新游表現不及預期等挑戰,在硬件體驗升級與內容創新中尋找新的平衡點。
從長遠看,騰訊與網易的示范意義在于,它們證明了中國游戲企業有能力通過技術創新與全球化運營,在全球市場占據主動。2025年的中國游戲行業,已從“野蠻生長”進入“精耕細作”階段。頭部公司憑借資金、技術與全球化優勢鞏固地位,中小廠商則需在細分賽道(如獨立游戲、垂類玩法)找到生存空間。正如一位行業老兵所言:“未來的贏家,一定是既能做好產品,又能讀懂用戶,還能駕馭技術的企業?!?下半年的競爭,只會更加激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