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機器人試圖像人類一樣靈活穿梭于物理世界,是什么技術能為它們搭建起理解空間的”神經中樞”?
2025年8月8日,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WRC)在北京亦莊開幕,作為AI與空間計算的領軍企業,虛擬動點公司受邀出席?;顒悠陂g,公司董事長兼CEO劉耀東以“空間計算賦能高質量數據和機器人動作訓練”為主題發表演講,會后,他接受了大模型之家的專訪,深度解析空間計算與具身智能的協同密碼。

空間計算:具身智能的“基建級技術”
“如果在具身智能里選一些基建級的技術,空間計算應該是其中之一。”面對空間計算與具身智能的關系這一問題,劉耀東給出了明確判斷。
他表示,空間計算的核心價值,正在于通過捕捉、處理物理世界的位置關系,為機器構建理解實體世界的”語言體系”。從影視游戲的虛擬場景,到具身智能的現實應用,空間計算完成了一次關鍵跨越。劉耀東強調:”空間計算不是單一技術,而是捕捉、傳感器、算法等多技術的綜合體”,這種特性使其成為連接數字與物理世界的關鍵紐帶。
他在演講中進一步指出:“空間計算并列為幾大未來影響AI領域的技術,且市場空間非常巨大,達到了萬億級的規模。”
全球咨詢機構Gartner的預測也印證了這一趨勢:到2026年,超60%的AI企業將把空間計算納入技術棧,硬件成本下降與算法輕量化將推動該領域市場規模突破千億美元。在這場產業變革的浪潮中,虛擬動點依托自身獨有的技術與生態優勢,正深刻影響著產業格局的變化。
差異化優勢:數據、算法與服務的多重驅動
在競爭激烈的具身智能賽道,虛擬動點的核心競爭力來自何方?劉耀東在演講中給出了清晰答案。
在數據層面,其空間計算技術攻克了人形數據與搖操數據等高質量數據的獲取難題,積累的數據不僅豐富,同時精準匹配語料庫,以方便檢索;算法層面,坐擁全球知名的光學定位算法Opitrack,以及基于機器視覺的無標記算法、光學與無標記融合算法等,更有與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聯合研發的AI大模型技術——LYDIA動作大模型;服務層面,不僅提供高質量數據采集和數據處理等數據服務,同時能提供端到端的動作數據開發訓練服務,以及適配于多家機器人本體的一鍵重定向、模擬仿真訓練、遙操作訓練等的機器人訓練服務,從數據采集到最終應用于真機,助力合作伙伴節省時間、提升應用效率。

據公開信息顯示,虛擬動點已形成動作捕捉、游戲制作、虛擬制作、虛擬預演、機器人數據與服務、虛擬現實、運動康復、工業仿真等解決方案,為合作伙伴提供高精度動作捕捉、3D動作數據開發、采集、訓練等服務。這些覆蓋多領域的解決方案與服務,凸顯了虛擬動點在空間計算技術應用上的廣泛布局與深度賦能能力,使其成為連接數字與物理世界的關鍵技術服務商。

跨界入局:從入局到破局,打造具身智能“數據引擎”
2023年底,虛擬動點正式進軍具身智能領域,這一決策并非偶然。
劉耀東在演講中解釋道,空間計算技術在影視、游戲等領域應用時,是把三維數據應用于二維空間;而具身智能是三維世界的產物,將三維數據用在具身智能領域才能真正實現價值最大化。以《黑神話:悟空》為例,游戲中所有角色動作均由虛擬動點提供技術支持,憑借亞毫米級的精度,虛擬動點將真實人物動作1:1的還原到了游戲角色中。同樣,從人形數據到機器人數據,虛擬動點無論是在數據質量,還是在數據儲量方面,均形成獨特優勢,遠超行業普遍水平。
虛擬動點憑借在各行業和領域積累的數據迅速入局具身智能,已與多家頭部廠商建立合作關系,積累多項成果賦能案例,同時技術支持包括上海、北京、大灣區等地的多個機器人訓練場,助力其科研成果孵化,加速具身智能產業化應用落地進程。
從影視、游戲、動畫、工業、醫療到具身智能,虛擬動點用空間計算描繪的藍圖愈加絢爛。正如劉耀東所言,機器人若想抵達科幻片中的理想形態,離不開多學科的協同共進。而在這條充滿挑戰的漫長征途上,空間計算或許正是撬動行業突破的關鍵支點。